2007年5月2日星期三

美國人人擁槍 無助阻屠殺

 美國弗吉尼亞校園槍擊案發生後,很多報章都批評美國本土管制槍械買賣太鬆散。但亦有人持相反理論。他們認為若廣大市民自由隨身攜帶槍械作自衞用途,反而有助減低類似殺事件中,無辜傷亡的數字。這是否意味着為了減低核戰出現的機會,各國都應該擁有核武?大家可能對這種講法半信半疑。但它確實有歷史跟據。

掘金年代傷亡確少
  百多年前,美國政府從墨西哥人手上奪得加州土地之後,要到兩年後才進駐軍隊維持治安。但自1848到1850年,加州基本上是處於無政府狀態。所有跑去加州掘金的人士都需要自行攜帶武器來保護財產抗山賊。
  從當時的記錄中,只有一個人因槍傷死亡。話說有人在小鎮意外墜馬,手槍繼而失火,擊斃一位途人。這是記錄中唯一的悲劇。這段日子確實人人有槍無人「香」。雖然當時加州無法無紀,但有兩個特殊條件,足以壓制暴力搶奪的出現。
  首先以當時的槍火技術而言,所有手攜槍械的殺傷力都沒有多大分別。大致上,這些武器的殺傷力都是同樣地低的。當有人用手槍指向你,只要你能夠跑到50呎外,便有機會避開子彈的射擊。站在左右兩邊的閒人反而會有更高機會受槍傷。
  武力的用處跟其他體育比賽一樣,都是為了盡快定高下。武力是一種另類的制度安排,用以決定資源分配。但若雙方的武力都是一樣(地缺乏殺傷力)的話,武力的使用便不能明確地反映勝負。它的「使用價值」便因而下滑。
  今時今日,槍械的殺傷力有高有低。變態兇徒對效率高的武器會比平常人放以更高的「使用價值」,武力的分布會出現不平等。
火力懸殊 自保不易
  第二,在當時的加州各人都沉醉於尋金的浪潮中。時間變得寶貴了,生命亦變得寶貴。當大家都忙於實現發大財的夢想時,將時間便放於暴力行為上代價亦變得高了很多。「需求定律」可大行其道,解釋為何當時抱尋金夢的人會決定減少武力行為。
  今日,活在同一社會裏的市民、時間的價值不一。狂徒有可能自我孤立,對自己的生命失去希望,在這情況下用自己的人命來交換血腥屠殺的代價就變得低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