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1日星期二

股市大調整 信息滿天飛

美國房地產按揭貸款出現問題,不單止影響了道瓊斯指數。歐洲和亞洲國家的股市指數亦紛紛隨之下滑。莫非香港本地股票的造價需要把美國按揭這個因素考慮在內?  

一般從事經濟分析的人,都可能會毫不猶疑地理解這種現象為「羊群心態」,認為頗多的投資者只曉得盲目地跟隨大市,忽略有關的基本因素。但究竟甚麼消息才算是有關因素?甚麼算是無關呢?  

從觀察中,大家很容易發覺到,股票價格的波動,較債券價格的波動為大。原因是太多不同類別的消息都可以同一時間影響股價。亦即是說你有可能正在手持一項有利股票的消息,但其他不利因素絕對有可能使股票向相反方向調整;當有很多因素可以同時影響股票,那麼股價上落所反映的信息就變得模糊不清。從這個角度看,投資股市的風險就為之增加了。  

假設有十萬個不同因素可以改變股票,當股票出現調整時,我們便難以確定那一項因素才是箇中原因。從投機的角度看,這類賭博的勝負準則就不清不楚了,吸引力亦自然下降。若只有單一因素可以影響股票,股票的上落便實實在在地反映出市場人士正在猜測那項因素的改變,遊戲規則就一清二楚了。  

在1969年美國推出兩種期貨木材和夾板期貨,用以反映美國國內建造房屋的需求,木材是房屋內籠的建築材料,而夾板則是外牆的物料。預期中的房屋需求便成為影響這兩種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但在釐定價格的問題上,夾板的情況比較複雜。夾板樹基本上是一種農作物,樹木每長到40年便須砍下來,否則,它的纖維會不適用於夾板製造,這些樹木的供應,年年不同,視乎過往的天氣而定。結果,供與求的消息都需要用來猜測夾板的期貨價格。  

供應木材的樹則不同,它們都是百年古樹,有需要時才把它砍下,無需要就由它繼續茁長,所以,木材實則是一種存貨,其供應量由需求直接決定,不可能每年自行出現改變。結果,需求便成為影響木材期貨價格的唯一因素,木材價格改變,純粹反映市場對需求作出的預期。但夾板價格改變可以因為需求改變,或供應改變,又甚至兩者一起改變。  

夾板價格所反映出來的信息,較木材價格模糊,遊戲規則固亦不及木材期貨買賣清楚,13年後,到了1982年,夾板期貨終於被刪去,而木材期貨買賣則繼續至今。

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

恒指反映大氣候 利股市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又再作頗顯著的波動,有關歐洲基金和美國按揭的新聞亦頻頻出現。試想,如果入口香港活牛的價格,每天作同樣波幅變動的話,本地活牛買手有可能會考慮無限期罷買。但為甚麼當股市上落時,又沒有經紀跑出來罷市?

股市波動 經紀緣何不罷市?


  貨物與金融資產有一項明顯分別,前者通常牽涉生產、物流及零售一連串的工序。每一項工序不可能各自獨立進行,它們需要協調。但交易費用的出現,使到這些工序的負責人難以聚集起來直接溝通。在這情況下,價格便成為一項重要的協調工具。原料價格,工資和預期中的零售價就通通決定了整個生產及物流量。價格反覆變動只會擾亂這些決定。因此,這些行業的負責人都希望,價格可以留守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金融資產市場則比較簡單,沒有生產物流可言,所有交易基本上都是二手買賣,沒有甚麼工序需要協調。這些資產買賣對社會的貢獻,是讓最新的有關信息得以從價格上被反映出來,能夠預先掌握正確信息的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利。這個機會增加眾人尋找有關信息的意慾,但若多項種類的消息都可以各自推動價格,這不單止提高投資者尋找有關信息的費用,它還令到眾人更難去掌握某類消息與價格上落的關係。價格最終升或跌便難估計。.

期貨出現 促進股票成交升


  恒生指數期貨的出現,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正好是減低股票買賣的信息費用,增加股票市場的成交量。當我們投資一所公司的股票時,粗略地我們需要掌握三類信息:(一)公司的內部運作;(二)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及競爭;(三)整個宏觀環境是否有利消費。而恒指期貨價格則反映出市場投資者預期整個股市在短期內的平均表現。能夠影響整體股市表現的因素,必定是宏觀條件,例如利息、通脹、歐美經濟之類的消息。公司或產品個別因素難以推動整體股市。換言之,投資恒指期貨所需的信息比較特定,其信息費用亦因而較低,較受一般基金歡迎。因為投資恒指期貨所需的有關信息較為特定,恒指期貨價格上落時所反映出來的信息就較為明確。



  若恒指期貨能清楚地反映宏觀條件,股市投資者便可以節省他們的信息費用,只須專注公司和產品市場的有關消息。二十多年前,當恒指期貨市場初現時交易所的股票成交量即時全綫上升,便是這個原因。

2007年8月7日星期二

兩鐵競爭有別 減價壓力不一

  兩鐵合併,固然可以令雙方更有效率地控制營運成本給予票價較多空間作調整。但至於票價會否從而得以下調,答案則視乎在市場競爭下,兩鐵是否會被迫減價。

  有朋友提出一項觀察,讓我發現,兩鐵競爭壓力有很明顯的分別。換言之減價的壓力不一樣。

九鐵競爭小 設頭等引顧客

  九鐵有普通和頭等車廂之分,而地鐵則沒有提供這類選擇給乘客,這個現象讓我們猜測,九鐵的目標乘客對服務的要求有較大的差異。一般而言,一家公司可以把所有消費者,跟據其要求及價值觀,劃分為不同類別。繼而着眼某些類別的消費者,爭取為它的目標顧客。當相關或不同檔次的服務不斷地在市場湧現時,競爭加劇,令到市場被分薄。結果迫使每間公司只好縮窄其目標顧客的類別。當目標顧客的要求趨向一致時,那家公司便毋須提供多項選擇。競爭壓力愈大,服務就愈統一。

  地鐵行走市區,令它面對較多的競爭,因為樂意用金錢換取舒適的乘客,可以選擇乘坐的士。九鐵往返市區新界,就不用面對類似的競爭威脅,皆因新界的士不能來往新界及市區。這個限制增強九鐵的壟斷地位。其乘客被瓜分的壓力降低了,九鐵便有機會更仔細地照顧不同乘客的要求,把車廂劃分不同等級。至於機場快綫看似跟九鐵一樣,駛離市區。但它仍然面對市區的士帶來的競爭。結果,它只好跟地鐵一樣,不設頭等。這個既淺白又易用的解釋,一樣可以應用到巴士和渡海小輪的票價策略上。

長途乘客無得揀 被逼坐冷氣巴

  一座巴士當然沒有頭等和普通位之分。但在某些路綫上,有冷氣巴和非冷氣巴之分。這不就是代表不同等級車廂嗎,穿梭市區的巴士要面對地鐵的士,和小巴的威脅,結果便毋須提供多種等級的服務。至於長途綫方面,競爭比較少。目標乘客便得以擴闊。因此冷氣巴和非冷氣巴輪流駛出的現象,出現於長途綫上的機會,比短途綫為高。事實確如此。

  機場巴士面對的競爭亦比市區巴士少。所以,巴士公司提供A綫和E綫的選擇給乘客。同樣理由,往返舊天星碼頭和尖沙咀碼頭的渡海小輪,由於它帶給來往尖沙咀中環的乘客莫大方便,競爭的威脅不大。上下層兩種票價亦因而出現。相反,灣仔碼頭比較偏僻,給予地鐵機會從中搶走一些悉客。目標乘客收窄了,結果來往灣仔尖沙咀的渡輪只有一種票價。

2007年8月6日星期一

豬商增加 豬肉價應跌或升?

  香港政府打算引入廣南行,用以增加供港活豬市場的競爭者數目,某報社評曾作以下結論︰出現多一名競爭者,和排除卡特爾這類暗中合作托市的可能性,競爭本身不一定就可以令貨價下跌。相反,多了競爭,廣南行和五豐行可能會爭相搶貨,因而炒高了來貨價。最後,這些競爭者必定會把上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叫他們捱貴豬。

來貨價搶高 惟售價反跌

  另外,社評繼續說,競爭者的貨源品質,缺乏保證,實在令市民憂慮。如果競爭者因為搶貨而到一些無良農場購買豬隻,市民的健康就會因競爭加劇而失去保障了。

  這篇社評想像力之高,已遠遠超出經濟分析的局限,實在是課堂中非常合適的反面教材。首先,出現多一名入口代理,競爭固然增加,令到豬隻的入貨價上升。代理向豬農喊出較高的價錢,是促使供應量得以增加的必須條件。供港豬隻的數量增加,豬肉的價格必定下降,除非有人把這些活豬當存貨收起來作投機用。換言之,增加代理之間的競爭後果會提高來貨價,但亦同時降低銷售價。令到生產商和消費者都一同得益。這個顯淺的道理,早於1750年代,在阿當史密夫(Adam Smith)發表他的驚世巨著《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26年之前,已廣泛地流傳於當日法國的知識分子。

  至於所謂賣家必定會把上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項論點,是需要代理在入貨價上升的情況下,決定減低入貨量,才可以令到消費者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物以罕為貴,才是真正解釋。絕非入貨價自動可以轉嫁給消費者,況且,消費者有權不買。若代理不顧後果,堅持把所有增加了的成本,轉嫁於消費者,最後虧損受苦,還是代理商自己。

代理商保招牌 小心揀貨

  至於豬年的品質保證,確是惹人頭痛的問題。原因是家禽跟罐頭食品不一樣,沒有在物品上貼有品牌作保證,在這種情況下,入口代理作為中間人的角色尤其重要。代理商本身的品牌,便成為消費者唯一可以依靠的保證。

  大家試想,若我們缺乏一個或幾個明確的中間人為入口豬牛的品質負上責任,就有可能發生多寶魚或鹹蛋之類的「加料」事件。  再者,品質保證往往成為競爭者之間的一種非價格競爭準則,間接地給予消費者在健康上更加多的保障。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打響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