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全球金融海嘯 CDO惹的禍

在50、60年代,美國每年出現的貿易赤字,代表着其他國家正在不斷增加他們手持的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協助他們之間的貿易發展。

但到了80年代,美國的貿易赤字開始反映美國提高依賴資產來交換入口貨品。把實質資產如土地出讓給外國人並不會被計算於出入口數字內。這類的貿易赤字對美國來說是十分健康的交易,因為外國人購入土地後會進一步投資建築及發展生意項目,增加美國境內的就業機會,可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開放,大大削弱投資美國製造業的意慾。結果,美國不停出現的貿易赤字便展示出美國不斷出售金融資產來交換入口貨品,亦可以這樣說,美國自從於1972年推出外幣期貨後,便不斷研發新的金融產品來吸引全球投資者,令到因為貿易逆差而流出的美元返回美國的金融市場。

在70年代,美國的金融服務業收入佔全國收入(GDP)七分之一,到2000年,它已升到五分之一。而製造業則同期由四分之一下降到八分之一。

這些改變本身未能指出美國金融體系將會產生甚麼問題,因為它的金融發展步伐有可能代表全球對華爾街股票及美國政府債券的需求不斷上升。可是,數據顯示,美國私人及企業金融債務佔全國收入,由1969年的12%,已升至2006年的107%。到了今天,這些私人及企業債務比國債高出了4倍有多。因此,美國金融服務行業實際是利用美國貿易逆差作生財機會,把出口國家賺來的美元外滙轉借給本土美國人身上。原本一所銀行或金融機構能夠作出的借貸會受到它的資本所限制。即是說,銀行的資本原則上為它的借貸劃上一個上限。但是債務抵押證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的崛起,令到銀行只須作中間人的角色,不須運用自己的資金便能創造借貸。CDO容許銀行將樓宇按揭收回的供款轉讓給其他投資者。在法律上,這些CDO的持有人便成為真正的債主,他們只不過經銀行這個中間人借錢給置業人士。

◆派花紅求自保 雷曼早知出問題◆

在1980年,美國只有10%的物業經這個途徑處理,到了2000年,數字已超過55%銀行不再需要擔起借貸風險,亦毋須運用自己的資金,但能賺取中間人的費用,何樂而不為。美國的樓市泡沫麻醉了狂熱的投資者,令他們注意力離開了評估置業人士還款能力的風險。次按風暴喚醒了投資者,持有大量CDO的投資銀行損失嚴重。

雷曼去年大派花紅,只不過是高層管理為求自保的行為,亦代表海嘯已一早出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