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講反話,已成慣例。所謂微調方案,明顯是大地震方案。這次,學校之間於家長面前需要作出的競爭,會以較明確簡單的勝負準則進行。我們不會對彈性的多少作價值觀的判斷。但新遊戲規則帶出來的標籤效應似對學校遠比對學生更迫切。
公開考試成績,校內成績排列等級,以及學校本身的組別都已經是針對着學生一些非常明顯的標籤。因此,在現有的標籤下,討論應該集中彈性班會怎麼樣進一步或在邊際上加劇這個所謂標籤效應。
◆競爭愈激烈 愈有利消費者◆
再者,在云云論壇中,無人跑出來聲稱學生讀好英語後,他們的學習能力會因而受到負面影響或他們的整體知識會隨之而下降。對學生產生甚麼標籤效應,這只不過是藉口罷了,標籤的作用是讓公眾易於監管。
張五常教授有一句名言,競爭可以減少交易費用。而競爭的劇烈程度則視乎賞罰條件能否界定得一清二楚。在平常情況下,恒生指數期貨的買賣比任何一隻港股的成交量為大,原因是決定恒指的變數比較明確簡單。恒指基本上代表全港股票的平均價格,能夠影響整個股票市場表現的因素必定是整體宏觀經濟條件,例如利率、油價及外圍需求等等,這比起決定個別公司股價簡單。一所公司的股價視乎宏觀條件外,還有該公司面對的競爭環境,及公司內部的管理水平。這令到決定個別公司股票所涉及的信息費用變得較高,於是降低了市民的投資股票的吸引力。
同樣理由,彈性班的數目作標籤會減低家長在揀選學校中面對的信息費用。美國本土次按風暴所引發的海嘯便正是在缺乏標籤的情況下產生的。當銀行批出按揭貸款時會考慮清楚還款能力及風險。可是像MBS(編按:即Mortgage-backed Security,按揭擔保證券)這類的衍生工具出現時,銀行便有機會怠慢和逃避有關監管按揭風險的責任。MBS容許銀行把過千的按揭集合起來成為一項資產,然後把它的債權賣到其他國家去。銀行因而只收取費用收入而毋須再負上這些按揭的風險。
◆標籤助分好壞 降低監管費◆
當其中一或兩個按揭出現還款問題時,它們不會明顯影響整項資產的收入。但當每位銀行經理批核按揭貸款時都持這樣的想法,最後出現問題的按揭何止一兩個?正就是我們缺乏標籤來確認這些混蛋銀行,它們便可為所欲為,隻手遮天。
標籤簡化家長比較不同學校的煩惱,亦等同降低監管費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