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政府少干預市場 減官商勾結

新世界發展(00017)董事總經理鄭家純和執行董事梁志堅,試圖以司法覆核為理的花招,拒絕出席立法會調查梁展文事件聆訊,目的似乎是為着逃避回答立法會,有關梁展文從那方面能帶給新世界一些商業價值這類的問題。

一位政府高官離職後的商業價值,在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早前於中文大學發表的演說內,完全沒有出現過,他確實在演說中曾指出施政應以民為本。但這不過是指明特首應負的責任,並不等如參選特首的個人理由。

當然,唐英年絕不可能愚蠢到談及一位特首退任後的商業價值會否急升,這個敏感問題與內地新聞傳出的官商勾結事情完全是兩回事。

蘇聯瓦解 軍人變犯罪首腦

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在70年代開始推行改革,逐漸引入產權制度,他明白到人類自私自利這個動機,需要在適當的制度環境下,才可以發揮互利的功能。

但任何制度,改變一開始必然導致財富分配產生相應改變的局面,依賴舊有條件發財的利益既得者,必定反抗改革。最重要的,還是在未建立新遊戲規則前,貿然粉碎舊有制度,很容易令到武力使用成為重新界定權利的競爭準則。

緬甸這個貧窮國家,多年來受軍人統治是一個例子。蘇聯瓦解帶來的麻煩更大,一向以鐵幕手法鎮壓人民的前蘇聯,必須依賴大批軍人和秘密警察來運作。突然間,中央政府一聲說再見,讓周邊其他附屬國家紛紛獨立。之前跟政府打工的軍人和秘密警察面臨失業,於是組成黑社會,利用他們一向擁有的技能繼續發財,令到今天的俄羅斯和所有巴爾幹半島的國家經濟停滯不前,而這些前秘密警察不少已榮升國際犯罪集團首腦。

干預少 商人不必勾結官員


鄧小平指出,必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便是一開始清楚地將一些控制企業運作的權利,交給有能力足以阻礙改革的政要人士和地方官員,來交換改革能夠順利被通過的機會。只要這些控制資源使用的權利,日後得以轉讓,企業管理最後會落到有能之士的手中,這是我個人理解中國改革的看法。

官商勾結的必須條件,是政府有權干預市場,政府有權影響營商環境,間接地影響生產運作。港府現時干預市場的能力遠不及內地的情況,商人用不着勾結在職官員。

叻人為政府效勞 自我增值

況且,高官離職後,大可名正言順地加盟商界,將他對政府長遠發展計劃的認識,來幫助私人企業發展。這樣,加入政府機構便可成為有效的自我增值橋樑,從而更加吸引唐英年口中的「叻人」為政府效勞。

1 則留言:

pakman 說...

completely agree.

When simple and transparent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such as land auctions are abandoned, in favour of subjective 'beauty contests' and the like, corruption not only becomes possible, but even inevi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