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現場救人而安全無恙,他的英勇行為可能不會轉到我們的耳中。當然政府亦不會花時間去研究黃福榮作過甚麼貢獻,更不用說頒發金英勇勳章。
追頒勳章 鼓舞在世者
黃福榮既然走了,亦不會眷戀金英勇勳章這類人世間的光榮。經濟分析假設我們只會向前看,意味着追頒勳章和悼念這些儀式的最終受惠者是我們這班仍然生存在世,仍然可以替自己的將來作選擇的凡人。讀到黃福榮的報道時,不其然令我想起「嘉芬物品」(Giffen good)的出現。
嘉芬(Sir Robert Giffen)是十九世紀一位英國統計師。大約在1850至1880年間,他在倫敦近郊一個貧窮小鎮Whitechapel找出一個奇怪現象。當麵包的價格上升時,當地的低下層工人居然會增加麵包的購買量。以當時的生活質素而言,麵包是最便宜的食物。從提供熱能,讓身體得以繼續運作這個角度看,在當時麵包是最有「效率」的食物。
但英國本土的小麥不時失收,令到麵包價格急升。窮人平時已經把超過一半的收入消費於基本食糧上。麵包價格上漲代表着這些窮人的實質收入受壓。因為沒有其他比麵包更便宜的代替品,故此他們被迫增加花在食物上的費用,餘下來的收入少得可憐,騰出來也買不到甚麼其他東西。
在這情況下,消費上的選擇被大大削減。把餘下的收入用來多買些麵包,醫飽自己的肚子,代價亦比平時低。這便解釋到苛刻的經濟環境為何會刺激窮人對麵包的需求。1880年後,英國從美國入口小麥,麵包價格從此下調,「嘉芬物品」亦再沒有出現於麵包這類食品上。
今天,當我們不停為着增加財富而煩惱時,我們渴求享受的東西已經從資源使用改變到資源的使用權,在私有產權的制度下,我們積累的財富代表有多少資源可以被金錢換取來使用。生活水平愈高,我們實際享用到的資源比起我們有權依賴財富得到手的資源愈少。
現代人享受財富,享受擁有和使用資源的權利。愈花時間去爭取財富令自己犧牲實際使用資源的機會,這是一項重要的取捨。
黃福榮享受實實在在地把金錢使用在孤兒院裏。在出發青海前,他願意花時間跟母親飲茶。時間與財富不同,因為人人皆有。黃福榮患過肺結核,這可能令他明白人生苦短,因此過分地為將來煩惱去增加財富並不是上策。把財富和權利撇於腦後,使用餘下的時間在自己關心的親人和陌生人身上來換取即時回報,代價會較低。我想,這正好是黃福榮的福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