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

倡「一團一導」 需增導遊底薪

反對旅遊業議會指引「一團一導遊」的主要論點基本上都集中於導遊沒有底薪保障,因此收入完全靠回佣提供。有導遊更表明「是旅遊議會變相迫我們個個做刀手「硬劏遊客」。在經濟分析中,這是一項非常嚴重的謬誤,直接地顛倒事情的因果關係。
每人都有自由的選擇,而導遊亦有權隨時轉行。在競爭的情況下,「零團費」或出現零底薪,是因為有不少導遊願意以零底薪的條件把旅行團接過來,因為他們實際上充當「導購」而非導遊,與零售商戶合作,從中獲利。「零團費」並不是導致「導購」劏客的原因。
相反,零團費是反映「導購」劏客的一項有關指標。


零團費 「導遊」變「導購」
大家試想,這些在業內被稱「刀手」的「導購」從商戶獲取的利潤,會否因底薪上升而下降?又或者「刀手」與商戶合作須付出的代價,會否因底薪上升而上調?既然底薪不能影響當「導購」所獲取的利潤和須付予的代價,它又怎能遏制導遊惡言誘迫內地來港旅客購物的發生?況且,「導購」才是遏抑導遊底薪的原因。
旅行社當然會比我這個外行人更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
大概遊行社起初以為零團費可以幫助它們削減成本開支,把導遊從商戶獲取的回佣看作小費。誰知時至今天,一些導遊已經演變成全職「導購」,基本上已不再服務旅行社,而轉投服務商戶,又同時對旅行社的品牌產生負面效應。這樣旅行社便上了一課經濟學,明白到世上並無免費午餐。但旅行社又不會完全阻止導遊帶旅客到一些商舖購物,因為後者付出的佣金某程度上是給予旅行社的津貼,瓜分聘用導遊的成本。
現時帶團的做法,容許導遊互相進行分工,觀光和購物由不同的導遊處理。觀光導遊以至司機的收入,主要是來自「導購」得到的回佣,這位「刀手」原本可以任意「跳團」,在同一商戶內不斷迎接不同團,令到好幾個帶領不同旅行團的觀光導遊都要依靠同一位「刀手」作米飯班主。

削導遊分工 回佣降底薪加
「一團一導遊」削弱了導遊之間的分工,亦同時減少一個「刀手」所能產生的影響力。「刀手」必須口才好,和懂得跟商戶就回佣進行議價。但並非每位導遊都具有充當「刀手」的條件。若導遊認為自己口才不足,失去「刀手」的幫忙會降低自己的收入,他們當然會反對「一團一導遊」。但若導遊覺得除去「刀手」的壟斷地位可以令自己有較多空間大展拳腳,他們當然支持新指引。但減少分工必然會降低整體回佣收入。這樣導遊底薪便會隨之上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