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星期二

戀愛求「即食」 80後無愛世代

有調查訪問了509名大專學生和畢業生的「80後」青年,發現超過四成受訪者決定縮減成本,不願意花多於一個月的時間追求對象。結果有差不多相同比率的受訪人士承認拍拖「未滿月」便「掟煲」,而有三成七的受訪者更表明「閒置期間」短於一個月,顯示出發生在「戀愛市場」裏的配對,有很高的流動率。
就這些調查結果,有報章作了以下評論「現今社會凡事講效率,談戀愛也不例外。」

「靈活」離合 減錯配長痛
關於效率問題,有兩個相反看法。花時間追求對象,又或者花時間去考慮應否接受對方的追求,實際上是一項信息搜尋的行為,向對方替自己賣廣告。這是一種交易費用。但多過四成人拍拖不出一個月便夭折這個事實,似乎反映着這些受訪者的信息搜尋程度不足,無法有效地確認真命天子。
大家試想,如果有四成的勞動力任職一間公司不到一個月便辭工的話,整體生產必定大打折扣,絕無效率可言。
但從另一角度看,既然有超過三分一的受訪者掟煲後不足一個月便買新煲,失戀似乎並沒有產生持久性的損害,沒有打擊這班尋覓者的士氣。再者,既然在短短一個月內便預期雙方無法達致雙贏後果,不如早點互相釋放對方,再覓前程。如果所有尋覓者在這個戀愛市場已就這種見解一早有共識,這些靈活的離合其實是一項社會契約下所產生的現象。這樣看,碰撞式的戀愛可以減少錯配帶來的長遠後果,是一種有效率的做法。

談情如投資 覓「信息」需時
我認為分析調查結果,困難在於「戀愛」這個概念帶有一點模糊不清的元素。對於不少「80後」,雙方之間的了解和合契起步點都必須從性行為開始。不上床是代表仍然懷疑對方;跟對方上床是表示接受對方的信息,近乎於一種禮儀,減低「開始」去「嘗試」愛對方的交易費用。
上床可以是即興的決定,但愛情則是需花長時間投資方能獲取的成果。不到一個月便掟煲的受訪者,究竟在這段時間內有沒有戀愛過?
我知道我愛太太因為她令我發奮做個好男人,每天要做個比起昨天還要好的男人。這是我加入愛情裏的信念。而信念需要經得起長時間的挑戰。同樣地多花時間追求對象,是希望從對方眼中找回自己存在的意義,是計劃人生將來的一項重大下注,確實是帶有風險的投資。
談情說愛是投資,一項花時間的信息交換過程,24小時無間斷戀愛的橋樑。若調查結果具代表性的話,「80後」將會是失去戀愛的一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