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弱美元政策 金融海嘯禍首

當美國金融風暴爆發後,美國政府才願意向外界承認有可能踏入經濟衰退。但它仍然高調聲稱金融機構倒閉是促使美國步向衰退的毒瘤。挽救這些機構是正確的醫治方法,讓美國經濟回復舊貌。

換句話說,美國政府認為解決流動資金問題,便自動解決經濟衰退問題。挽救金融市場自動會提升消費者和生意投資者信心。從減低交易費用的角度看,金融機構運作對當地本土生產總值存在莫大影響。這當然是毫無疑問。但任何一位行外人亦會容易理解到,去年浮現的次按問題,明顯地是這次金融海嘯的前奏序幕。而引發次按風波的因由,美國政府一路隻字不說。

我想大家會記起幾年前,香港銀行對一些存戶施以負利率所帶來的關注。出現負利率全因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被連續十三次降低至一厘這個超低水平。當美國息口不斷下滑,美元亦不停貶值。但當時美國政府的位位發言人,紛紛向全球大叫堅持強美元政策。任何觀看電視新聞的人士,都會立即看破這班「演員」只不過正在擔當「大話精」的角色而已。

◆過度放貸 債仔支撑經濟◆

令我感覺突然,並非美國政府說反話。政府說反話,自從世上出現政府機構後,已成慣例。令我覺得困惑,是美國政府居然公開承認,美元的滙價是它們政策管轄範圍之內。

若美元滙價是由央行和公開市場決定,那麼美國政府何來提出美元政策呢?任何一個國家的本土生產必然由需求決定。需求從四方面而來,消費品、生意投資、政府開支,及出口。這四方面的需求決定經濟能否得到改善。

十年前,美國境內市民的借貸已達5.5兆美元。今日,每人平均每月都「簽爆」多過一張信用卡。百分之六十八的美國人住在自購物業。去依賴這班債務纏身的市民增加消費開支,實在十分困難。中國、東南亞以及東歐開放市場後,廉價勞工便成為實質投資的一項取決準則。美國除了藥物外,再沒有其他投資優勢。若美國境內繼續出現可觀的投資空間,那麼美國人怎會把自己的公司不斷出賣給中國人和日本人?至於政府開支方面,從新奧爾良風暴水災一個星期後,政府還未出手相救這個事例,美國難以依靠政府開支帶動生產。故此,弱美元便成為最後一着,希望藉此可以刺激出口。但靠減息來貶低美元,副作用使到美國境內銀行無視風險過量放貸,導致今天的尷尬局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