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在03年收購當時美國最大獨立消費信貸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這個決定的背後假設是以為把業務從歐亞地區伸延至美洲會能更廣泛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但可惜這個分「散」投資的決定最後令到滙控魂飛魄散。
而前滙豐亞太區主席艾爾敦則坦言,出錯的一着在於從第一天開始沒有派自己人去親自營運美國業務,「太過信任當時美國滙豐融資的一批博士生管理層」。言下之意,艾爾敦直指這批博士生是令到滙控慘敗的罪魁禍首其中一分子。
◆學術比武絕跡 公式橫行◆
能夠站在管理層的博士生在大學就讀時的主修都離不開宏觀貨幣經濟,又或者金融結構性產品的價格分析。有關貨幣政策的理解,在六七十年代出現無數的論戰。而1976年諾貝爾得獎者佛利民與1981年得獎者James Tobin的比武最為矚目。
一方認為貨幣增長帶來的效應,在於不同物品的價格水平會作不同速度的調整。在這個調整期中物品之間的相對價格會因此而被扭曲,導致生產出現實質的變化,但另一方則認為貨幣增減會先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和回報而逐漸蔓延到實質投資的回報上。生產投資會從這個渠道被影響在這些比武大會中,佛利民和Tobin都拿出不同證據來進攻防守。
今天類似的論戰在學術期刋裏已經絕迹,在主流的宏觀經濟分析中統統加入數學來增強邏輯的嚴謹度,但最後演變到只要證明理論結果在數學上說得通,便自動成立可信的結果,整個理論起初對有關現實情況作過了甚麼假設卻無人理會。
◆諾獎教授計數 曾揚言已無失業◆
在某些美國的知名大學裏,博士生會花上好幾年工夫去研究在甚麼數學假設下,供求相等這個結果能夠在邏輯上出現。這班博士生可能是數學奇才,但在經濟分析上,他們卻是無知一族。供求相等絕非結果。相反地它是一個起點,容許我們從一個非真實的抽象假設中推測到,當某項真實情況出現變化後,在行為上社會某個角落會作出甚麼必然反應。
1995年諾貝爾得獎者芝加哥大學教授Robert Lucas加入理性預期這個理論假設,再用數學來證明美國在自由市場必達到全民就業。而任何有關政府開支和央行銀根的政策將無法打擾全民就業這個均衡狀態。2003年,這位教授更揚言失業問題已被徹底解決,難怪艾爾敦所指的博士生管理層有足夠能力弄垮滙融。
8 則留言:
故此經濟解釋學派更加需要植根在中國及香港,否則幾間匯融都會輸掉.
Do you mean that the assumption we use should be at least "reality" true? The economists always mix up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 and the reallity situation.
do you mean current economics doesn't care anything about the real world?
我認為解決問題時﹐既要從多方面分析﹐也要深入分析。現在的博士學位很多都要求學生專攻某一個很專門的題目﹐深入研究﹐然後發表論文﹐然後才能獲得學位。所以博士生們深入分析的功架是有了﹐但卻未必代表他們夠全面分析。
我點懷疑美國匯豐有多少個博士管理層﹐還是那些博士只是杜撰出來的替罪羔羊。如果講MBA管理層就通街都係﹐不過讀Ph.D的人太技術性﹐好少會升到上銀行的管理層。
This is a good article. It teaches how to use demand and supply as an analytical tool.
現在(投資)銀行喜歡聘請的都不是讀經濟的博士生,他們愛請的都是讀 Mathematics, Financial Mathematics, Physics, Engineering, Quantitative Finance, or Computer
Science。假若幹炒賣的都有認真讀過經濟,金融風暴應該不會慘淡到如此境地,由開始出現問題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年,風暴仍然未曾平息。
they (investment bank) treat financial market as computer or video gam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