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亂剪金像獎 無綫低估代價

無綫上周轉播金像獎頒獎,把鮑起靜感謝亞視的片段,及司儀吳君如介紹鮑 姐為代表亞洲電視的搞笑對白通通刪剪。從電視觀眾的角度看,無綫難逃「小器」之嫌。

只要這些刪剪並非因機械故障導致,無綫必定認為節目的刪改對自己有利。若整個頒獎禮是由無綫百分百注資製作,而節目亦屬無綫的私產,那麼無綫當然擁有權利決定節目的剪接。

搵政府笨 或失金像獎播權

問題在於今年頒獎典禮獲政府資助,某程度上可被看為政府出錢交換無綫的服務,讓典禮能夠轉播給市民觀賞。從這個角度出發,無綫的行為跟問題藥廠類同:試圖「搵政府笨」,利用政府缺乏監管來從中作利。

況且陳志雲已承認「現場與轉播時間相距一小時」,因此明顯地無綫有足夠時間決定把甚麼片段刪去。在商言商,無綫的意圖完全符合經濟邏輯,但自以為刪剪鮑姐的片段對公司有利,無綫確實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皆因對「邊際利益」這個概念缺乏足夠認識。

「邊際」是指行為作出改變而帶出一些後果,但通常這些後果並不能容易地和直接地從行為變化推算出來。最明顯的例子是商場裏的洗手間,決定洗手間的數目是非常頭痛的難題。我們從來找不到數據指出一所洗手間會怎麼樣影響商場整體收入,商場業主跟租戶商舖有對分收入的合約關係。因此,商場業主可以憑收入數據明白某商舖是否配合商場人流和目標顧客的需要。但洗手間裏沒有買賣,不可能交出收入數據來證明它的存在價值。若這些零收入的洗手間被爾冬陞所講及的「奴才自己出主意刪掉去」,後果將難以估計。

刪掉所有跟亞視有關的片段,其邊際損失有可能令無綫失去下年金像獎轉播權。未能估計刪剪片段的代價而貿然作出決定,這絕非明智選擇。

無損對鮑姐認知 小器累股東

說過損失後,轉到邊際利益那方面看看。首先,廣大觀眾早知鮑姐為亞視演員身份。壟斷者為了鎖定客路,其中一招是盡法增加顧客的信息費用,使顧客難以轉投其他競爭者懷抱。可是無綫選擇保留或刪剪片段都不大影響觀眾對鮑姐的認識。所以刪剪帶來的邊際利益等如零。

另外,如果刪改節目源於無綫某小器話事人為求一點心理安慰的話,這是因為在一間上市公司裏,濫權帶來的惡果有其他沒有話事權的小股東共同承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