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星期一

聖誕越成功 越難放大假

  過節在實務上的作用是叫大家一起放下工作。在現今商業社會中,為了放下工作而要付上的代價非常可觀。當每分每秒都會出現賺錢機會時,休息便成為了奢侈品。

放假有成本 設法減成本

  都市人熱愛名牌,原因是這類物品可以在上班時使用。相比其他消費行為如讀書、看電影或外遊就非常昂貴了。這些行為涉及的開支可能微不足道。但他們需要大家離開公司,忘記生意。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犧牲實在過高。


  與其親身飛去維也納欣賞現場歌劇,不如買隻名牌手錶上班較為划算。聖誕節能夠有效地令大家選擇休息,它必須成功地抹掉大部分商機,來減低老闆放下生意的代價。


  為了達至這個目的,聖誕節的魅力,不可以只是針對信眾慶祝耶穌誕生,拯救世人。它務必伸展市場佔有率來勾起其他人士的注意。


  產品多元化往往是一個品牌用以增加目標顧客的慣常招式,聖誕節亦不例外。還有,當目標顧客品味上的差距愈大時,產品綫的分別愈明顯。從這個生意角度看若我們假設聖誕節的演變是為了喚醒不同「異見人士」的注意,我們便立刻理解到為何聖誕節會推出兩位一百八十度截然不同的主打角色聖嬰和聖誕老人。


  除了「聖」字當頭外,兩位人物的廣告號召力都非常有別。聖嬰剛剛出世,充滿生命力和使命感。聖誕老人則老到隨時歸西,見得一年得一年令人感到「不知何日君再再來」,極度需要珍惜每年聖誕。兩人身處的地方,都帶有異國風情的味道。


  耶穌在赤道綫上行走,而聖誕老人在北極綫上滑雪。聖嬰出世時當然會不停哭過wawawa!而聖誕老人則笑着跟你說hohoho!聖嬰剛臨世上便收到從東方特快速遞過來的禮物。而聖誕老人則每年忙着速遞禮物給你。耶穌的形象何時何刻都可以在教堂尋找得到。但聖誕老人則必須在每年十二月打後在百貨公司前或購物商場內才可碰見。


  其實聖誕老人的形象,是由可口可樂廠在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設計出來的。

本意助放假 反害零售加班


  聖誕老人身穿的紅色大褸是用來配合可口可樂的紅色標記,聖誕老人的號召力是強調送禮,刺激消費。


  本來聖嬰與聖誕老人可以聯手大包圍,叫眾人暫時忘記工作,享受一下賺錢以外的生活,但因為聖誕老人強調以消費代替工作,結果反而增加了零售業人士放下工作的代價。過節的意義給這位老人家弄翻了。

2 則留言:

匿名 說...

"聖嬰出世時當然會不停哭過wawawa!而聖誕老人則笑着跟你說hohoho!"
哈哈哈 你好好笑
我好鍾意睇你寫既文 =]
加油*

匿名 說...

Hi Joe,

I quite enjoy your articles. Keep up the nice work.

Best Regards,
Kempton
Calgary, Canada

P.S. I first heard of you from Wallace @ The Fraser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