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港人太忙碌 音樂失市場

  上兩周,不時在電台電視台或報刊雜誌出現有關張國榮的專輯。這意味着在傳媒工作的行家必然察覺到他的歌影迷仍在。80年代是張國榮在歌壇金色燦爛的時代。當時他的受歡迎程度有多少可以從20年後的今日,歌迷對他的懷念看得出。

外國生活優閒 較享受藝術

  與80年代流行曲巨浪相比,今天的本地音樂事業只能泛起一點漣漪而已。經濟學對這個現象有以下觀點:欣賞音樂不能單靠付錢便可成事。購買一張唱片只會給予你獨有的使用權,在私人地方播放該唱片的權利。令到自己能夠欣賞當中音樂,你必須拋下工作,平心靜氣,付出時間來行使這個使用權。故此,時間較寶貴的人士會較少花時間於音樂這類的興趣上。

  不少人都會認為歐洲人在藝術和古典音樂上的教養比我們香港人高。但談到解釋,往往都離不開天份,文化這類的胡言亂語。在廣泛的歐洲國家,中農業佔國民生產的比例都很重要。亦即是說,農民佔人口的比例確實明顯。這班人士的工作時間亦比較短。

  另外,在其他行業中,工會的龐大勢力亦限制每天工作時間。入夜後,毋須辦公,市民便有較多機會參與一些佔用時間較長的娛樂消遣教會活動和現場古典音樂會這類集體行為便隨之盛行。香港人由天做到晚。要放棄賺錢機會代價會較多。流行樂與古典音樂作為兩種生意,它們的目標顧客有所不同。流行樂會較集中年輕人和學生這一輩。尤其是學生,他們的工作機會遠比其他人少。

年輕人少買唱片 時間用在哪裏?

  沉醉音樂而需付出的時間代價會較低。需求定律推斷他們為音樂願意付出的時間會較多。因為古典音樂的結構較複雜,年輕人較難學會理解箇中旋律。較短而不時重複的流行樂便成為針對這班目標顧客的產品。但從張國榮時代到今天,年輕人對本地音樂的需求不斷下降,有可能是本地樂壇水準不振。但對流行樂通通不曉的我,無法作出如此斷言。

  但邏輯上,有可能,年輕人的時間出現另一種用途,其價值不斷上升,增加了他們花時間於流行樂上的代價。所以,唱片業的下滑,可以被視為一項信息,代表着發生於年輕人身上時間分配的重大改變。年輕人多花時間讀書,自然會減少唱片的銷售。但多「打機」,亦會影響唱片銷售。多「食丸仔」一樣會降低唱片銷售。少聽音樂的原因,絕不可漠視。

4 則留言:

匿名 說...

好耐沒碰這些economics 了. 沒記錯Leisure是Griffin Goods.

係有限的時間裡,Work and Leisure是substitute的關係.work 越多,分配給leisure 的時間就會越少.

不過隨著work越多,去到某個level, wealth effect亦會明顯,人們會選擇減少work 而把時間放在leisure上.

如果把這種互動關係的觀察期拉長,不是24小時,48小時,而是人的人生.

人到中年,累積了一定財富後,wealth effect明顯,那時候人亦會把更多時間放在lesiure上.

由於人經歷過工作等於一切,沒leisure的階段,當他有leisure的時候,加上已有一定身家,選擇leisure的類型亦自然相對地有品味, 追求quality leisure,故亦有理由相信他會聽古典音樂而不是鄧走音了.

所以香港人太忙碌而沒時間聽音樂, 也許是他們仍自我覺得,很窮,好窮,好鬼窮, 或者買了很多acummulator...

~涼瓜牛肉

匿名 說...

照joe咁講 ~ 非流行又非古典既歌咪唔可以係香港立足!!@@

VC 說...

mp3 is free.

匿名 說...

陳師推測是對,可惜忽視了網上下載的局限.

唱片銷售下跌,反映出一種訊息,就是音樂媒介增加了.試想,我們可以從yahoo或google的點擊率及盈利不斷上升中得知,青年人的時間已經開始轉到投入互聯網世界.

另一方面,音樂本身不是一個媒介,這必定借形存,形存則質存.青少年上網的同時,亦可下載音樂,也可同時享受音樂,相對出街買唱片的費用較低,自然買唱片的人會更少.

現時,唱片廣告費不菲,網上亦大肆宣傳音樂,這應該令唱片銷售上升.話雖如此,銷售卻不跌反升,這不是giffen good,giffen good的出現是我們漠視了一些局限條件,令到分析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愚見以為銷售下跌是由互聯網逢勃所造成.

「唱片業的下滑,可以被視為一項信息,代表着發生於年輕人身上時間分配的重大改變。」這句說話很重要.